服务热线:400-004-1158
【革兰氏染色液染色原理】分泌物中的革兰氏细菌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酸碱化学物质,且带有不同的电荷,与革兰氏染色液中的酸碱化学物质起化学反应,与革兰氏染色液中不同电荷的染料结合,从而使分泌物中的革兰氏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
【革兰氏染色液主要组成成份】结晶紫、草酸铵、碘、碘化钾、碱性复红、石炭酸和酒精。
【革兰氏染色液贮存条件】常温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革兰氏细菌的涂片。
【染色方法】
1、将结晶紫染色液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以覆盖涂片为宜,染1分钟,水洗。
2、滴加碘液,以覆盖涂片为宜,染1分钟,水洗。
3、滴加95%酒精脱色,以覆盖涂片为宜,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酒精脱退为止,水洗。
4、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以覆盖涂片为宜,复染60秒钟,水洗。
5、待干后用油镜观察。
【结果判定】革兰氏阳性菌被染后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染后呈现红色。
【染色结果的解释】革兰氏染色液只对样本进行染色,样本是否存在异常操作人员要根据染色结果并结合细菌形态特征进行判别。
【染色方法的局限性】染色过程为人工染色,容易产生染色偏差。
【革兰氏染色液注意事项】
1、涂片厚薄适宜,固定后方可染色。
2、所加染液以覆盖涂片为宜,不能过少,以免蒸发而染料沉淀。
【革兰氏染色液参考文献】
1、俞善丁.临床基础检验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9-325.
2、杨履渭主编.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广东科技出版社。
3、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3年